潍坊新闻网7月24日讯 117年前,因蝗虫灾害,昌邑市南部村民难以维持生计,北孟镇角兰村秀才李知经推起独轮车,携家带口逃荒到了如今的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振兴街道谭家村。谭家村现已发展成为4000多口人的大村,他们世代保留了昌邑老家的口音和饮食习惯。7月21日,李知经的玄孙李宝栋用独轮车推着117斤小麦徒步赶往昌邑老家,重走山东移民路,缅怀祖辈艰辛,感恩美好生活。23日晚,记者联系到了正在赶路的李宝栋,途经3省16市,他预计在8月中旬到达昌邑老家。
推着117斤小麦,代表离乡117年
今年1月17日,李宝栋的小女儿出生,这令他十分欣喜,因为今年正好是他的高祖迁至陕西117周年,他由此产生了“重走山东移民路,缅怀祖辈艰辛,感恩美好生活”的想法。“当年我的高祖为了能吃上白馍不辞辛劳从山东昌邑迁来陕西。如今我们的生活好了,也想让昌邑老家的族人们尝尝关中的粮食。”李宝栋说。
于是,李宝栋砍了自家种的一棵槐树,让村里的木匠毕亮祥按照祖辈来陕西时推的独轮车样式,给他做了一辆独轮小推车。这辆独轮车比普通的农用独轮车小一些。临行前,他的父亲李善智还专门在独轮车上贴上了亲手写的“行驶安全”和“福”字。
7月20日,启程的前一天,李宝栋已经装好了粮食和行囊,封好了独轮车。车上装载着117斤今年刚刚收获的小麦,这是对过去117年的纪念;车前面放着一个行李包,还有一个手机支架。“这就我这次回昌邑老家的全部装备,包里是我的换洗衣服,手机支架是用来导航和沿途拍照的。”李宝栋说,他虽不是第一次回昌邑老家,但想到即将到来的徒步行程内心还是有些激动,“我要回昌邑老家了,让老家人尝尝关中大地上种出来的新麦子。”
7月21日一早,李宝栋来到谭家村村委,他要代表数千名村民回昌邑老家给族人们送麦子,村民们都早早地赶来为他送行。毕亮祥的父亲已是94岁高龄,听说李宝栋要推着独轮车回昌邑老家,高兴得合不拢嘴。
“爹,您在家保重身体,等着我回来。”说完这句话,李宝栋跪在地上,朝着父亲磕头拜别。父亲李善智叮嘱道:“路上注意安全,一定把阎良的粮食送到咱昌邑老家。”当天上午10时,李宝栋带着村民们的祝福和嘱托准时从谭家村村委办公楼前出发,沿着关中环线向北走去。
李宝栋一路将会途经西安、渭南、华阴、灵宝、三门峡、义马、洛阳、偃师、巩义、郑州、开封、菏泽、济宁、济南、淄博、潍坊16市,历时20多天,预计将在8月中旬到达昌邑老家。
一路上,山东移民后裔接力相助
今年41岁的李宝栋出生在谭家村,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。虽然推着117斤小麦,但他仍觉得回乡的脚步特别轻盈,连毒辣的日头都变得没那么讨厌了。
7月23日,李宝栋告诉记者,出发这几天,他一路感受到了很多亲情,特别是山东移民后代的热情,让他特别感动。“每当碰到山东移民的后代,他们都特别热情,给我塞水果、饮料、雪糕等降温品,同时也塞上他们对家乡的思念。”李宝栋说。
同是昌邑后裔的邢国强看到李宝栋经过自己的农产园,兴奋地给他放鞭炮,还将自家园子里产的甜瓜装到车上。老家临朐县侯家河村的侯文斌碰见李宝栋后,从车里拿出两瓶酒,让他带回老家给亲人们尝尝,还说:“告诉家里人,我们都好,请他们放心,俺也很想家。”侯文斌还帮着李宝栋推了很长一段路,帮助他出陕。侯文斌的妻子王思妮虽然没有去过丈夫的临朐老家,但她深知李宝栋的车子上有丈夫念念不忘的“乡情”。
昌邑后裔杨凯几天前刚通过网站“昌邑之窗”找到了自己的老家昌邑李戈庄,心情格外激动。得知李宝栋要回昌邑老家,因生意忙不能同行的他特意驱车追上李宝栋,帮他推了一段路程。杨凯还与李宝栋约定,等李宝栋到达昌邑后,他就坐车赶过去和李宝栋一同认族寻根。
“沿路山东移民村的朋友们一路接力送行,让我感觉行囊越来越重,乡情越来越浓。”李宝栋说,他带给昌邑老家族人的小麦是他的父亲亲手种的,回到老家后准备磨面蒸成白馍给角兰村的父老乡亲们吃。而这次徒步推行的独轮推车,他打算捐给昌邑市博物馆。
记者截稿时,李宝栋已经到达潼关,回乡的路漫漫,但离得越来越近。
一口地道昌邑腔
李宝栋告诉记者,他的高祖李知经当年来到陕西后,住窝棚、除蒿草,开垦出了大片田地,盖起了宽敞的房屋,并给村民们所聚集的地方取名为谭家村。“高祖刚刚到达陕西时,开垦的是当地人不愿意耕种的乱石滩地。勤劳的昌邑人经过几年的收拾,在荒地里种出了很好的粮食。”李宝栋说,当年,第一代山东移民来此扎根安居后,高祖李知经还曾写家书一封,以告慰昌邑老家的族人,一切安好。
如今,117年过去了,村子里已经有4000多口人,多是昌邑角兰、孙家上疃、大庄、七里兰和西惺惺等村的后裔以及与昌邑交界的几处高密村庄的后裔。他们世代保留了家乡的口音、住房和饮食习惯,谭家村也成了关中地区最大的山东移民村。“俺们村里人都说昌邑老家话,吃咸菜和大饽饽,家乡的习俗一直传承着。”在和李宝栋交谈的过程中,他一口地道的昌邑方言让记者备感亲切。比如,他仍管饺子叫“古扎”、弄不动是“能不登”、吝啬为“嘎古”……“当年陕西的婆姨不敢嫁给昌邑人,这些昌邑村之间就有通婚的习惯,也就保持了昌邑文化。”李宝栋说。
然而,他们在村子里说昌邑话,一出门就换成一口流利的陕西话。为了生存,又不舍乡音,山东移民后裔们都会两种方言。
◎新闻背景
昌邑人为何迁往陕西
当年为什么有那么多昌邑人迁往陕西?这还要从清朝光绪年间的“竹竿事件”说起。光绪末年,两位回族士兵回家,走到陕西华县,想买点竹竿回家盖房,因价格纠纷出了人命,后出现蝴蝶效应,引起关中平原回汉冲突,导致渭北一带人口骤减。而此时恰逢山东潍胶两河泛滥,数年蝗灾,在渭南一带任职的山东籍县令焦云龙奏请西安府,引山东人移居秦川,几十年时间完成了山东人走西口的大迁徙。
迁徙期间,焦云龙引导移民建立“大客头”制度:以第一代移民权威家族中长者为大客头,后续移民由大客家负责安排临时栖身居住,保证新移民有饭吃、有屋住,而后攒了银两再去买地立户。以此保障了后续移民安居乐业,也导致了山东移民扎堆居住,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圈。如今,在陕西阎良、渭南一代,散落着数百个山东移民村,有数十万人,其中昌邑村有十几个,后裔有四五万人,他们都保留了昌邑的方言和习俗。
记者 刘燕 李宝栋
关注便民生活网,让生活更方便!